重慶大足石刻
中文名稱:大足石刻 英文名稱:The Dazu Rock Carvings
1999年12月被評定為遺產種類:文化遺產
遺產遴選標準: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(I)、(II)、(VI),大足石刻中的北山、寶頂山、南山、石篆山、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入選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
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:大足地區的險峻山崖上保存著絕無僅有的系列石刻,時間跨度從公元9世紀到13世紀。這些石刻以其藝術品質極高、題材豐富多變而聞名遐邇,從世俗到宗教,鮮明地反映了中國這一時期的日常社會生活,并充分證明了這一時期佛教、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諧相處局面。
大足石刻現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重慶十大文化符號,2016年國慶假期旅游“綜合秩序最佳景區”。2018年12月7日,入選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和盈科旅游主辦的2018《魅力中國城》文化旅游魅力榜。 2020年11月18日,當選“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標”。
大足石刻245線描圖
大足石刻北山佛彎149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窟:
大足北山石刻155窟孔雀明王:
大足北山石刻136窟右壁普賢菩薩:
大足北山石刻第130龕摩利支天女龕:
大足石刻南山石刻之三清古洞:
三清古洞位于南山石刻景區,三清指玉清、上清、太清。洞窟中央大方柱正壁上層刻道教最高的神“三清”,中間是上清靈寶天尊端坐于三足夾軾之中,左邊是玉清元始天尊,右邊為太清太上老君。
大足石刻石門山石刻8號窟孔雀明王: